記者走進應縣白馬石鄉的妥道種植合作社,一股沁人心脾的藥香撲鼻而來,員工們正對黃芪進行分揀、切片、打包?!叭ツ晡曳N了300畝黃芪,和社里簽了收購和保價協議,只負責種植,技術和銷售由合作社統一管理,完全沒有后顧之憂,每畝產量在500斤以上,是種植玉米收入的兩三倍!”合作社社員郝轉英談起今年種植的黃芪樂得合不攏嘴。
應縣白馬石鄉地處恒山山脈,特殊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尤為適宜黃芪的生長。該鄉黨委瞄準黃芪與傳統作物相比對土地要求不高、管理簡單易種植的特性,大力發展黃芪種植,實施農業“特”“優”戰略,積極調整沿山特色產業帶區域布局,采取“黨支部+龍頭企業+合作社+脫貧戶”模式,通過黨員和龍頭企業帶動,擴大黃芪種植面積,在延鏈補鏈上持續發力,形成示范帶動效應,讓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。
為了擴大規模,該鄉將適宜種植黃芪的山坡交由合作社托管,將分散的土地連成片、分散的農戶抱成團、分散的資金進行捆綁,培育壯大合作社,實現幫扶帶動、互惠共贏,促進脫困戶持續穩定增收。界河村脫貧戶侯榮2022年種了15畝黃芪,收入7萬元。同時以正北堂芪業有限公司為龍頭,妥道、千禧、東山等合作社積極發揮帶富作用,帶動全鄉2022年種植生態芪12500畝,推動黃芪藥茶生產線全面投產,2個品類10余種產品投放市場,推動了特色產業聯合發展,打響了“跑馬梁”北芪品牌,黃芪已成為當地農戶眼中的“香餑餑”產業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xaxxf.com/gsyl/shuozhou/20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