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“梧桐樹”、最大的“吸鐵石”,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。
翻開2022年我市深化關鍵領域改革創新、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成績單,每一項都見證著閃光的足跡:
全國首創“審檢聯動”地方政務服務標準1項工作獲省政府表揚,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倍增、“證照分離”改革2項工作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;
全省率先開展市場主體歇業復業改革,試點推出個體工商戶智能審批系統,首推“打捆環評”模式,率先啟動“承諾制+標準地+全代辦”改革向縣(區、市)延伸試點,率先啟動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,首家推行年報公示行政處罰寬展期,首創打造“民政驗資通”平臺,率先實現個體工商戶和合作社登記授予鄉鎮(街道)便民服務中心全市域全覆蓋;
省級重點專業鎮數量全省最多,“小升規”企業培育連續七年位列全省第一;
……
梧高鳳必至,花開蝶自來。2022年以來,我市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為抓手,一體推進省委、省政府關于落實“五有套餐”、打造“五個環境”、推動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等重大戰略工作,強力推動市場主體倍增,激活經濟發展“一池春水”,讓魅力晉中成為企業投資的“洼地”,讓活力晉中成為企業發展的“旺地”,讓實力晉中成為企業創新的“高地”。
縱深構建“五個環境”,搭建投資興業的高效平臺
營商環境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,法治、信用、政務、人文以及要素保障環境不可或缺。我市圍繞“五個環境”建設,下功夫、出實招,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向好。
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,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。建立府院聯動機制,對企業破產程序中不動產事務、糾紛訴調等工作全面優化。推進“一支隊伍管執法”改革,規范各類執法主體,讓營商環境更溫暖,企業經營更有安全感。
健全信用監管體制機制,打造重信守約的信用環境。實施信用建設工程,創新監管方式方法,建立市級從輕處罰、減輕處罰和首違不罰“三個清單”,對首次輕微違法以柔性方式替代行政處罰;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監管,通過“大數據+人工智能”精準判別。同時,全省首家推行年報公示行政處罰寬展期,累計對全市1400余戶市場主體減免行政處罰費用70余萬元。
深化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務,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。推行整合辦,聚焦78個辦事頻次高的行業,推行“行業綜合許可”“一業一證”,做到一次申領、一證許可;按照“快速辦成一件事”,將事項向一線審批科室、窗口集中,85%的事項授權科室辦理,70%的事項一崗辦理。一次辦,推行“一件事一次辦”,各級政務服務網均開設了專區,提供213類“我要辦XX”事項套餐,辦事群眾可“一站式”“點菜式”查詢辦理。一體辦,聯合制定《太原晉中政務服務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》,梳理首批5大類100項市級一體化事項,推動市場主體登記先行兩市通辦。
強化“店小二”式服務,打造親商惠商的人文環境。在常態化落實“服務民營企業市委書記直通車”制度、有效暢通企業訴求通道的同時,不斷精簡優化環評流程,在全省首推“打捆環評”,開展承諾制改革的行業范圍擴大到21類51個行業,實施范圍從開發區擴展到全行政區。同時,上線全省首個“惠企e站”APP,開發應用政策查詢、政策匹配、分企推送等功能,實現“人找政策”和“政策找人”雙向互通。
聚焦群眾和市場主體“急難愁盼”,打造優質完善的要素保障環境。創新服務模式,“房證同交”實現收房與領證同步,還開展了“地證同交”“銀行團”抵押登記等7個新改革;緊抓省“重大項目不動產登記合作專班”服務晉中機遇,積極拓寬融資渠道。
持續用行政權力的“減法”換取市場活力的“加法”,用為企服務的“真心”換取企業發展的“放心”,贏得的是企業和百姓的交口稱贊:“在晉中開辦企業,我們體驗到了‘辦事簡便’的暢快,在這里發展,我們安心、省心、放心!”
落實落細“五有套餐”,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
市委深改委出臺《晉中市深化落實“五有套餐”優化提升“五大環境”二十條措施》,全市29個部門承擔任務,真心實意提供“五有套餐”服務,讓市場主體在晉中大展拳腳。
維護公平競爭秩序,營造辦事“靠制度不靠關系”的社會氛圍。修訂《晉中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》,增強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。堅持“立改廢釋”并舉,對不利于營商環境建設、滯后于發展改革實際、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83個文件予以廢止或修訂。
黨政機關帶頭踐信守諾,讓企業對未來有“新官理舊賬”的穩定預期。建立涉及政府機關、事業單位失信被執行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,推送省平臺聯合懲戒。出臺《關于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實施意見》,強化懲戒。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,退還企業199.16萬元。
政府部門主動作為,讓搞項目有“承諾制+標準地+全代辦”的優質服務。印發了晉中市《一體化推進企業投資項目“承諾制+標準地+全代辦”改革的實施方案》,全市11個開發區全部實施領辦代辦制度,實行“承諾制”項目259個,完成領辦代辦項目239個,出讓標準地35宗、共2261.8畝,領辦、代辦隊伍313人。并在全省率先啟動“承諾制+標準地+全代辦”改革向有條件的縣(區、市)全域延伸試點,其中,靈石縣已出臺方案,出讓標準地22宗、1311.28畝,服務項目20個,代辦事項33項。
深化審批制度改革,讓做前期有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的便捷便利。按照“清單之外無許可”原則,規范編制市縣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并公示。出臺《全面推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技術評審改革工作方案》,在全省率先開展試點,推行“一項目一清單”模式,實施“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+設計人員及建設單位雙承諾”。
優化全鏈條業務流程,讓跑手續有“7×24小時不打烊”的政務服務超市。依托政務大廳、基層便民服務點、政務服務網構建起“7×24小時不打烊”政務服務超市。各業務專網集中整合到晉中政務服務網,線下還設立基層代辦點2230個,代辦事項1.85萬個。市縣兩級著力建設“7×24小時”政務服務超市,其中,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建成了“全天開放、全程自助、全年無休”的政務自助服務超市,壽陽縣建成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,靈石縣利用微信公眾號打造了智慧大廳——云大廳。
全力推進市場主體倍增,凝聚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
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,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,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。2022年以來,我市通過搭平臺創載體、強要素保支撐、建機制優服務等舉措,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全力促進市場主體倍增,讓市場主體“長得住”“育得多”“活得好”。截至2022年12月底,全市市場主體總量42.05萬戶,同比增長26.92%。其中,新增市場主體11.3萬戶,同比增長148.72%。
以“一減一輸”為主線,幫助市場主體爬坡過坎添動能。在“減負”上,落實稅收優惠政策,2022年1至10月為納稅人減免各類稅收合計57.62億元,開展納稅人學堂66場,覆蓋納稅人2.07萬人次。加強援企穩崗幫扶,健全首次創業扶持政策,已支出0.91億元就業補助資金;為6554戶企業撥付穩崗返還資金9654萬元,惠及職工24萬人;為1.2萬余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等1.06億元。在“輸血”上,強化財政政策激勵,累計下達中小企業專項資金6599.5萬元,受惠企業達401戶;加大融資信貸支持,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國標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987.04億元,增長12.76%。
以“十大平臺”為基礎,聚焦實施鏈長制、提升城市“煙火氣”、發展專業鎮、打造文旅康養集聚區、促進農業龍頭企業倍增、打造開發區升級版、建設高水平雙創平臺、發展數字產業、壯大樓宇經濟、培育農村電商小鎮10個方面,培植市場主體融通發展新生態。其中,提升城市“煙火氣”方面,市城區打造雅園商業街、晉華1919等6個貨郎經濟集聚先行示范區、開放16處臨時性便民經營點,發展商鋪攤位2300余個,帶動就業上萬人,促進消費回暖復蘇。
以“三個抓手”為重點,推動市場主體量質齊升優發展。抓規模,組織申報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數量111戶,“小巨人”企業28戶。抓效益,承接“省級特鋼材料、新能源汽車、高端裝備制造、現代醫藥、光伏”5條產業鏈,抓好“碳基循環”1條市級重點產業鏈。抓品牌,推薦山河醋業等8家企業申報第三批“三晉老字號”認定。
營商環境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以更優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,晉中步履不息,求索不止。2023年,我市將從創新機制抓起,從優化營商環境破局,全方位提升“放管服”水平,對照“三無”“三可”要求,持續深化政務服務“一網全辦好”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和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實現更多事項“一網通辦”“全程網辦”和“一件事一次辦”,以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xaxxf.com/gsyl/jinzhong/59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