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,月餅飄香。8月25日上午,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都聚集在神池縣的人民廣場上,他們一邊品嘗著香甜的月餅,一邊觀看著有濃郁地方色彩的二人臺、神池道情等文藝節目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從8月25日至9月25日,歷時一個月的神池縣第三屆月餅文化節在這里舉行。

  

  神池縣是山西省油料生產基地縣和著名的月餅之鄉,富有地方特色的神池月餅迄今為止已有500多年的歷史。采用傳統配方、現代工藝精制而成的神池月餅年銷售量達700多萬公斤,銷售產值6500多萬元,加工戶發展到600余戶,從業人員達到9000余人,品種有油皮、蛋皮、酥皮、江皮四大類40多種,產品銷往全國二十多個省市。

  神池月餅是山西忻州神池縣的特產,以香鮮酥甜聞名忻州乃至整個山西。神池月餅被認定為“山西名小吃”、“山西名點”,以其“皮酥餡香、口味濃郁、松軟不膩、久存不變”的特色贏得了晉陜蒙一帶民眾的喜愛。

  說到神池月餅還有一段神奇的故事。史載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農歷二月二十四日(1697年3月15日)第三次御駕親征不服王化的噶爾丹,由大同、朔州行經神池義井屯,人困馬乏,人馬多而河水少,當地-正在愁腸之時,河水驟溢,湛然清澈,人馬飲后精神倍振。此日恰逢集日,市井八方商賈、人聲喧鬧??滴醭伺d御游了集市,發現趕集的商賈以香味誘人的月餅為干糧,甚感驚奇,便向周圍發問,二月緣何有月餅?接駕的地方-奏曰:中秋時節,當地百姓用麥粉和地道的神池胡油和水為原料配以食糖、玫瑰、芝麻仁等制作月餅。然后貯存于瓷甕中,以備時節之需,可存放數年而不變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