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晉餅,國之瑰寶
  太原清徐縣,有三種味道聞名三晉:酸:聞名全國的山西老陳醋;甜:香甜可口、種類繁多的葡萄;香:口感香酥、綿軟清甜的孟封餅。尤其是那清徐孟封餅,口感筋道爽口,與其他烤著吃更酥脆的餅子不一樣,孟封餅涼著吃更美味,特別適合天氣稍暖時食用。凡品嘗過它的人,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。
百年酥餅,讓人流口水的美食上品
  孟封餅始制于清光緒十年,相傳當時孟封鎮南里旺村有個馮財主,雇用孟封人趙晉山為廚,其廚藝頗佳。一年臘月,馮財主提出月內飯食要頓頓變樣,不吃重飯。趙廚師技窮藝盡之時,不慎碰翻了面案旁的油簍,情急之下忙把油收到面缸中,加糖后揉面準備制餅,不料由于油性過多,面團稀散難成餅狀。無奈,趙晉山用勺舀面團成塊,蓋上吊爐烘烤。出爐后,馮財主一家人食之,贊不絕口。問之餅名,趙隨口答曰:鍋塊。
  后趙晉山師傅回孟封村設爐,專以做該餅為生。其時,孟封鎮集市貿易興旺,客商皆至,此餅味美之名不脛而走,成為遠近聞名的佳品。后經多次改進,其品質更佳,觀之色澤棕黃,面灑芝麻,食之香、酥、甜、軟,因產地孟封鎮,大家都稱之為“孟封餅”。
百年傳承,不忘初心的五代制餅人
  從清光緒十年1884年,被稱為餅圣的孟封餅創始人趙晉山,立字號“昌發祥”,開設專營孟封餅餅鋪,前后傳承五代:第一代,1884年,清光緒十年,趙晉山;第二代,1911年,清宣統三年,趙青;第三代,1932年,民國21年,劉玉寬;第四代,1952年,建國初期,車興;第五代,1979年,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車四維。
  歷經四個世紀,131年的風雨滄桑,孟封餅五代傳人以孟封人的聰明和智慧,創立了晉商獨特的食餅文化精典,已成為民族文化遺產和焙烤技術寶庫中的一塊瑰寶。不論是過去的輝煌歷程還是今天的日新月異,孟封餅在山西餅業發展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,無論是百年晉餅的長壽味、文化味、傳統味、時代味,還是五代傳人的晉商味、誠信味、進取味,每一種味道,都值得無限回味。(鞏彥翡)